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料库 >> 正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通过网络平台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实施意见(20151112)

 【发布日期:2016-07-11】 【字号: 】  【关闭此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求,各级国家机关要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人大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人大代表、人大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网络平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新形势,大力推进人大信息化建设,以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为重点,建立健全网络平台,为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同人民群众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供有力信息技术保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二)总体目标。

各级人大在本届任期内,基本形成内容丰富、功能实用、方式多样、安全便捷的密切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网络平台,人大工作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代表运用信息技术联系群众的水平和能力大幅提高,代表联系民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基本原则。

加强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网络平台建设和实施的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合力,稳步推进完善。

坚持因地制宜,依法探索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转变观念,注重求真务实,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办好各级人大门户网站,积极推进新兴媒体的应用,加快网络平台建设。

鼓励试点先行,总结推广经验。及时交流各地实践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不断提高网络平台运用水平。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各级人大门户网站建设,建立人大机关联系代表和群众的网络平台。

加强各级人大门户网站建设,提高人大工作透明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要通过门户网站及时、准确发布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和人大机关工作等方面的信息。权威发布人大及其常委会新通过的法律法规,推出新法律法规解读的文章、访谈;落实监督法规定,将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的“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一府两院”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公开人大代表审议发言和人大会议活动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有步骤地推进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及审议、办理结果公开。逐步充实、完善人大门户网站交互功能,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通过网站公开征集立法、监督项目,公开征求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和意见采纳情况等,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监督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公民对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的有序参与;逐步推进和完善网上信访。

重点推进县级以上人大门户网站建设,提高办网质量和水平,力争到2015年年底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基本建成门户网站,到2016年年底县市区人大基本建成门户网站,积极推动乡镇(街道)人大建设门户网站。要推进人大网站集约化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建设统一的人大网站平台,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有条件的设区市、自治州可建立网站平台。人大门户网站建设,应当通过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依托上级人大已建网站平台,打造人大网站集群,不再单独建设人大网站。市、县、乡镇人大主要提供信息内容,上级人大网站承担技术安全、运维保障等。要推广技术和服务外包形式,充分利用社会化、市场化资源,以节约人力财力物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适应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推动设立人大门户网站移动版,逐步丰富网站的移动应用。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加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应用服务,积极利用微信等新技术,开设人大微信公众号,发布人大工作信息,为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二)建立服务代表履职的网络平台,进一步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依托各级人大门户网站,搭建代表信息公开的平台。着重推进县、乡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通过平台面向原选举单位或者原选区选民,公开代表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探索公开代表履职活动情况、开展代表网上述职等,便于原选举单位或者原选区选民联系代表、了解代表、监督代表。

搭建代表与人民群众交流互动的平台。选择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民生热点,为代表与人民群众交流对话服务,认真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交流互动实效。

搭建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平台。为代表面向原选举单位或者原选区选民征询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内容服务;通过平台,逐步实现代表建议从酝酿、草拟、提交到交办、转办、办理、答复以及办理结果评价、反馈的信息化管理;代表议案审议和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办理结果以适当方式在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开。

搭建代表知情知政、获取信息资源的平台。通过平台向代表提供人大和“一府两院”的有关文件、参阅材料、工作信息以及国内外研究资料等信息资源,为代表知情知政、依法履职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

搭建代表学习培训的平台。加载法律法规、人大知识、专题讲座等电子数据,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积极探索代表远程学习培训。

(三)重视即时通信工具等新兴媒体的运用,更好服务代表联系群众。

运用新兴媒体服务代表履职。积极推进县乡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依托代表之家等活动平台,或者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开设微信群、QQ群等,直接与群众交流沟通,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意见反映的渠道。争取在各级人大本届任期内,普遍开设代表之家、代表小组的微信公众账号等。逐步推进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直接联系的本级人大代表、设区的市以上人大代表与直接联系的下一级人大代表之间建立微信群等,加强双向联系交流,了解社情民意。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人大机关要加强对人大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把人大信息化建设列入人大工作的重要议程。建立和落实网络平台建设工作责任制和协调机制,各级人大机关由一位领导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统筹协调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其中:代表联络部门牵头负责代表联络网络平台的建设和运用,新闻宣传部门牵头负责办好人大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信息化部门负责技术支撑和保障,相关部门要做好信息资源提供及其他有关工作。要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人大机关各部门的重要职责,推动网络平台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创新,形成人大机关信息化工作的合力。

(二)加大投入,提高效益。各级人大机关把人大门户网站和网络平台建设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证。各级人大网络平台充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上级人大门户网站,实行共建共用,避免分散投入、重复开发,节约投资、提高效益。

(三)健全机制,充实队伍。加强人大信息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统筹协调人大信息化整体发展。人大有关业务部门要培养和充实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强与主流新闻网站以及有新闻资质的商业网站等的合作。

(四)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加强代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发挥网络平台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提高代表利用网络的能力。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工作培训力度,培训相关部门信息业务骨干,使人大机关干部既懂人大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尽快适应新形势做好人大工作的需要。

(五)制定方案,有序推进。地方各级人大依据本意见,制定本地网络平台的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上级人大机关要加强对下级人大网络平台建设工作的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完善措施。完善各级人大运用网络平台的评价机制,及时推广先进经验。(中国人大网)